遊畢白谷雲水峽的身體還沒滿血復活,翌日便挑戰屋久島的Big Boss─「繩文杉」,來回10小時的路程實在遠得令人懷疑人生。此樹被視作島上的神木,上下7,200年的時間軸(雖然有爭議),樹齡可追溯至日本繩文時代中後期,Google一下,那大概就是中國的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這一段超久遠的時代,難怪深山之中依然不乏朝聖之人,感受一下何謂生命的力量!
先購登山巴士券
2019年的鹿兒島之行,其中一站就是訪尋屋久島上這棵隱世神木,而說實話,往返鹿兒島與屋久島的交通真心不便宜,船票來回要¥16,200,等於一張3日全九州的火車Pass了,但要朝聖也只能豁出去。另外,進島後還要先到「屋久島觀光中心」購買「荒川登山巴士券」(來回¥1,380/人),用以往來「屋久杉自然館前」和起步點「荒川登山口」。原來由於登山者愈來愈多,為了更好管理和保育環境,無論旅人是自駕、踏單車抑或乘坐公共巴士,一律要在「屋久杉自然館前」換乘專用巴士才能進山。雖然官網表示可即場買票,但個人經驗,乘車的清晨其實人人都趕着登車以免延誤之後的行程,員工也很繁忙,若那時才買票就更混亂,故可以的話還是早一點進島,預先把這環節處理好。
出發咯!
路線上,繩文杉是終點,但途中還有伐木集落遺址、富庇佑意味的翁杉、超騙讚的心形樹根威爾遜株(ウィルソン株 / Wilson’s Stump)、大王杉、夫婦杉等等,真是樹木大觀園,甚至還有機會遇到屋久猴或者屋久鹿。我們沒有聘請嚮導,但見到當地人聽畢講解後都「すごい、すごい!」(厲害、厲害!)連連,還真有點後悔,沒辦法,惟有靠觀光中心的小冊子了解這片原始森林的種種。

伐木舊址
從展示板可見,路線前半段大部分是平路或微斜,到了「大株步道入口」,才以較陡的角度攀升到海拔1,400米左右。我們的策略是在平路儘量提速,好等上山時有更充裕的時間。甫出發體力充沛,很快已到達距離登山口約2.6公里的「小杉谷小.中學校跡地」。此地乃是近代伐木業的遺址,小杉谷早在1923年鋪設了森林鐵路,而在戰後復興需用上大量木材,對屋久杉的需求也愈來愈多,高峰期更有多達540人在這裏工作,順理成章出現學校等生活配套。直到昭和45年(1970年)才正式閉山荒廢,山林得以休養生息,不過如留心的話,林木的四周還留下不少砍伐的痕迹。「小杉谷小.中學校跡地」可說是首個歇息地,而只需再前進一點,便有最重要的─洗手間!

安心補水
你可能會問,深山中洗手間如何解決?這點大可不必擔心。首先,個人覺得沿途廁所其實很足夠,即使不計起點的荒川登山口,沿火車軌起步後約1.5小時,以及轉上心形樹根之前的大株步道口位置都有廁所;其次在山路中一些隱蔽處,官方還設立了一些帳篷作為流動廁所,配合內裏的座板摺椅及出發前自購的流動廁所密封袋,就可解燃眉之急,但「完成品」是要自己拿回山口收集站捨棄的。筆者路過時順便snapshot了幾張相,有此憂慮者可自行啄磨用法,因為碰巧筆者沒此需要,恕難拍個開箱文,但整體而言,旅人們大可安心補水。
說到補水,其實沿途不時有山水可以補充,這些位置更設有喉管方便注水。據旅遊指南介紹,屋久島的山水是含有較少礦物質的「軟水」,口感佳,但由於流汗會令人流失礦物質,故建議配合粉劑運動飲料更佳。當然到底要不要嘗一口最地道的屋久島水,還得考慮自己的情況了。
大株步道─繩文杉由此路進
絕大部分時間,我們也是密密趕路,除了因為路途遙遠,還因為天氣,畢竟屋久島有每月35天下雨的說法,當然要趁好天色盡快抵達繩文杉,以免夜長夢多。
經過了仁王杉和翁岳眺望處,終於抵達大株步道這個關鍵的分岔口,看看山坡的木梯,你就知真正的挑戰這時才開始!大部分旅人都在這裏稍稍整頓,吃點食物、喝口山水、上個廁所,因為由這刻開始斜度將大幅攀升,山路也是崎嶇嶙峋,不再是剛才一馬平川般輕鬆。這裏離翁杉和心形樹根分別只是0.4公里和0.6公里,而離繩文杉更只是2.5公里,可說這麼近又那麼遠!
延伸閱讀 :【日本】屋久島自駕 西部林道‧動物自由行
第二最粗─翁杉
由大株步道開始,山路再不是晨運徑,而是要步步為營的登山路,偶爾還要手腳並用。由於山林茂密,林內潮濕,加上長滿青苔,個別路段真的很滑,故這段不宜(也不能)太快。走不多久,便可見到猶如迎客松的翁杉。這翁杉的粗度僅次於繩文杉,樹齡達到2,000年,乃是一株高23.7米、樹圍達到12.6米的巨樹,可惜在2010年因為樹幹被侵蝕而倒塌了,不過在屋久島,倒木也有機會長出新芽,經過漫長的歲月又可重生也未定。而它之所以名為翁杉,原來是早期考慮到登山者的安全,故借用航海的守護神「塩土翁」的名字來加持,有保佑之深意。

延伸閱讀 :屋久島うみがめ館 回「龜」大海
心形樹根最騙讚
再往上走,便是為人津津樂道的心形樹根威爾遜株(ウィルソン株 / Wilson’s Stump)。此樹在1586年因興建京都的方廣寺而遭砍伐,其樹圍達到13.8米。名字來自於1914年發現此樹的英國植物學家Ernest Henry Wilson,較繩文杉還早五十多年為世人認識。而更奇妙的是,從中空的樹幹住上望,竟然是一個心形,單是這個心形天窗已足夠叫人千里迢迢來打一次卡。
繩文杉─主角登場
心形樹根夠話題,但別忘了主角還在上方喔。在數千年的歲月裏,繩文杉大部分時間都藏在深山不吃人間煙火,直到1966年才正式被發現,之後的故事當然就是成了登山客追捧的能量景點;而由於朝聖者眾,為怕老樹的根部承受不了而倒塌,繩文杉的四周很早已架起圍欄並搭起觀景台,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而四處游走還要小心別誤踏它的根部。雖然神樹和凡人保持了一定距離,但隔遠還是能感受到那需10個人手握手才能抱一圈的5.2米粗大樹圍。觀景台上,抵埗之人或站或坐,大家似有默契地都靜靜地休息,感受一下深山中的靜謐和靈氣。同行的友人P為怕體力不支,原定看畢心形樹根就折返,沒料最後也還是一股作氣來到了神木的面前,難道這個景點還真能為人注入滿滿的能量不成?


延伸閱讀 :【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 火箭發射見學攻略
沿途Snapsho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