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魯紀行 – Waterhole遇上進擊的蒼蠅

驅車駛在北領地一隅的公路上,游走於藍天與紅土之間,眼前出現的一直是恍如模擬駕駛遊戲中的沙漠地貌。烏魯魯這塊亘古巨岩,由於含鐵質成分,故呈現出特別的紅色,且隨着日照,每天不同時間它的顏色都在幻變,而此行的目的,當然是把日出與日落下的烏魯魯盡收眼簾。 

於旅舍Check in後,急不及待朝烏魯魯進發,在國家公園閘口掃描一下門票的QR code(官網網購AU$25/人),這才算正式踏進這個「世界中心」。即使已貴為遊客熱點,但烏魯魯的極地環境似乎未曾稍稍體恤千里而來的旅人,日間那種酷熱,就連官方活動如免費的base walk導賞等,也趕在清晨至早上11時前完成,像筆者般正午抵達下午出行,可謂熱力逼人。在Mutitjulu Waterhole一旁的小道,便豎立着因高溫(超過攝氏36度)而封路的警示牌,真佩服原住民如何在這裏世代生存。
在閘外掃描一下QR Code,正式開始探索這個國家公園。
由停車場走到Waterhole的一段路名為 Kuniya Walk,以傳說中的母蠎蛇為名。
由停車場走到Waterhole的一段路名為 Kuniya Walk,以傳說中的母蠎蛇為名。
路的盡頭便是Mutitjulu Waterhole。
路的盡頭便是Mutitjulu Waterhole。
天氣熱得要封路以保遊客安全。
天氣熱得要封路以保遊客安全。

千古水源  潤澤眾生

而更意想不到的是,在幾乎是沙泥石構成的畫面中,竟還能生出一池潭水來。Mutitjulu Waterhole便是烏魯魯一個穩定的水源,藏身在幽谷之內,人與動物皆賴以生存。在亞南古族人的傳說中,母蠎蛇戰勝了毒蛇並化身為水蛇(Wanampi),最終棲身於此,並擁有操控該處水源的能力。相傳昔時族人唱出:「kuka kuka」,水蛇便會放水注滿水潭……也許筆者到訪當日,並無族人為我唱出暗語,Waterhole的水源並不很充沛,傳說歸傳說,無論如何,有水,生命就得到潤澤,而這裏亦是附近一帶難得有遮蔭的地方,四周植物提供人類和動物賴以維生的「叢林食物」(Bush Food),如小果實等,過着遊牧生活的原住民,就是藉着這些水和食物,走過漫長的歲月,而路旁Mutitjulu Cave的壁畫,以及烏魯魯石身上代表着傳說故事情節的裂縫,都成了今天旅人探索烏魯魯的鑰匙。(烏魯魯4之2)

相傳這條裂縫,代表着傳說中母蠎蛇 (Kuniya)第二次擊中Liru毒蛇並把牠KO了。
相傳這條裂縫,代表着傳說中母蠎蛇 (Kuniya)第二次擊中Liru毒蛇並把牠KO了。
參觀Mutitjulu Cave。
參觀Mutitjulu Cave。
水源不足的Waterhole。
水源不足的Waterhole。
Mutitjulu Cave壁畫
Mutitjulu Cave壁畫
Mutitjulu Cave壁畫
Mutitjulu Cave壁畫
在Waterhole附近,已經算是少有可遮蔭之處。
在Waterhole附近,已經算是少有可遮蔭之處。
靜看烏魯魯的山和石,感受歲月的漫長。
靜看烏魯魯的山和石,感受歲月的漫長。
好羨慕她們有個Flynet喔!
好羨慕她們有個Flynet喔!

這些蒼蠅真太煩…..

在烏魯魯,高溫令人畏,但更困擾的是蒼蠅,尤其每頭蒼蠅都有着鍥而不捨精神,不論你雙手狂撥驅趕,又或像吃了搖頭丸般手舞足蹈,牠們總大無畏地在身邊纒擾你,你說話牠飛進口中,你拍照牠撲在臉上,甚至肆無忌憚停在你身上,還有嗡嗡聲響,而且還不是一隻,而是一群,密集得令人抓狂。有備而來的旅人,有人戴上Flynet防蠅面罩,有人面纒頸巾加貼面黑超,總之想盡辦法與蒼蠅保持距離。後知後覺的我們,只能快步遊覽,盡快逃回車上。

烏魯魯的另類體驗,放大睇真啲。
烏魯魯的另類體驗,放大睇真啲。
頭髮多乾燥!(錯重點)
頭髮多乾燥!(錯重點)
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