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Sofia)Ladies’ Bazaar 女生必到?

有說要了解一個城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看它的街市。保加利亞首都菲亞(Sofia)就有個旅人必到的Zhenski Pazar(Ladies’ Bazaar)女士市集,它出現於 19世紀末,大大話話有逾二百年歷史,乃首都最古老的市集,更曾一度是首都內最具影響力的貿易之地。

早期市集位處市內東面地區,1889年又搬到Banya Bashi清真寺旁,直到1913年索菲亞中央礦泉(Central Mineral Bath)落成,又再輾轉搬遷。之不過,今天旅人來到現址,老實說除了遠處的Banya Bashi清真寺和東正教教堂等,市集早已面目全非,昔日風貌只能透過黑白照片去幻想一下當年的熱鬧。

Zhenski Pazar(Ladies' Bazaar)市集的入口。
Zhenski Pazar(Ladies' Bazaar)市集的入口。
現時建築與道路,都已是現代的產物,地方乾潔、介紹齊全,很tourist friendly。
現時建築與道路,都已是現代的產物,地方乾潔、介紹齊全,很Tourist friendly。
留意市集外的展板,就可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1910年的市集實況,這時仍設在Banya Bashi清真寺前。
1910年的市集實況,這時仍設在Banya Bashi清真寺前。
市集幾經變遷,不過Banya Bashi清真寺則仍在原地。
雖然市集早已改頭換面,但透過展出的黑白照片,還能一窺當年的點滴。
雖然市集早已改頭換面,但透過展出的黑白照片,還能一窺當年的點滴。
不乏身穿民族服的女士在擺賣或Shopping,圖右便正在選購陶具器皿。
不乏身穿民族服的女士在擺賣或Shopping,圖右便正在選購陶具器皿。
類似產品似乎到今天還在售賣。
類似產品似乎到今天還在售賣。

市集覓良緣

也許不少旅人也像我一樣,乍聽Ladies’ Bazaar這名字,還以為像香港的女人街,就算不是一街胸圍內褲,起碼也是女裝衣飾掛帥,但目測卻是一般街市,售賣蔬果和日用品,何「女人」之有?

原來昔日的市集,除了交易興旺,更是五湖四海各階層人士匯集之地,而家中有女初長成的當地人,就會趁墟期把女兒帶到出來,看看能否物色到好姻緣,於是街上不乏妙齡少女,而市集亦化作Love Matching的浪漫之地;不過也有說是因為產品包羅萬有而備受主婦青睞,久而久之才有了女士市集的稱號,看來女士愛Shopping,真是古今中外的定律。據說在1920-30年代,那裏有超過 300個攤販和大量咖啡店在經營,幻想一下也覺人山人海。

當日見到的都是固定商店和攤販,據說早上還會有一些流動小販,想必更有市集氣氛。
當日見到的都是固定商店和攤販,據說早上還會有一些流動小販,想必更有市集氣氛。
光潔的街道,實在不覺在逛一個歷史悠久的景點。
光潔的街道,實在不覺在逛一個歷史悠久的景點。
場內也不乏餐廳,大可坐坐吃件donor。
場內也不乏餐廳,大可坐坐吃件donor。
賣水果的攤檔。
賣水果的攤檔。

親民價錢

無論如何,作為小資旅人,在這裏逛一圈,晩餐也就有着落了。當然Sofia在吃喝方面本來就不貴,0.5 Lev(約港幣$2)的咖啡、1 Lev(約港幣$4)的可樂、2 Lev(約港幣$8)的Pizza, 實在不難找。我們在街市也沒有爆買,只為隔日的里拉七湖之行而買了2kg薯仔(馬鈴薯)作午餐,價錢也不過2.4 lev(約港幣$10),我不肯定這能否反映這裏的物價水平低,但旅人而言卻是很親民,別忘了這裏也是歐洲呀!

街市的入口。
街市的入口。
售賣海產的小店。
售賣海產的小店。
街市一隅。
街市一隅。
我們買的薯仔。
我們買的薯仔。
街市一隅。
街市一隅。
街市一隅。
街市一隅。
甜點和蛋糕。
甜點和蛋糕。
也有一些熟食。
也有一些熟食。
20號電車就停在市集外,不過我是步行的,也不知車費是多少。
20號電車就停在市集外,不過我是步行的,也不知車費是多少。
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