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爾維亞(Serbia)首都貝爾格萊德(Belgrade / 又譯貝爾格勒)內的貝爾格萊德要塞(Belgrade Fortress)一隅,樹立了一塊不算很起眼的碑石,然而它標記的卻是一場掀動中世紀歐洲時局的戰事─貝爾格萊德圍城戰 (Siege of Belgrade)。這場爆發在1456年的戰鬥,就連英國歷史學家Richard Overy也將之收錄到其著作《A History of War in 100 Battles》之內,足見在戰爭史上的分量。
東西碰撞
又難怪,戰事發生的背景,正值鄂圖曼(Ottoman)帝國伊斯蘭勢力大舉擴張之時,尤其1453年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的陷落,更令歐洲與及教庭都「震驚了」,事隔僅3年如今那個令東羅馬帝國滅亡的穆罕默德二世 (Mehmed II)又直撲貝爾格萊德這個戰略重地,稍有閃失,鄂圖曼的大炮隨時轟到歐洲心臟地帶。
延伸閱讀 :一文看盡 塞爾維亞尼什市(Niš)遊歷重點
Noon Bell由來
然而,一邊是兵微將寡的匈牙利守軍,有些甚至是裝備不全(僅有鎌刀或叉子)又缺乏訓練的農民;另一邊卻是擁有300門大炮、人數又比己方多的土耳其軍隊,怎看也是一場未打先輸的圍城戰,當時的教宗加理多三世 (Pope Callixtus III)亦指示各教堂每日在正午鳴鐘(即Noon Bell),提醒信眾為守城者祈禱。如此「集氣」,可見形勢實在不妙。
但世事無絕對,Belgrade Fortress的出色防衞力加上匈牙利王國的貴族將領Janos Hyunadi帶領,結局竟奇迹反勝,戰鬥中連罕默德二世亦告負傷,最終引兵返回君士坦丁堡,而死傷枕藉的戰場,據說甚至有麻雀被發現身中三箭而亡(忽然想起了電影《戰狼300》(《300》)的箭雨場面)。說到麻雀,假如你Google一下的話,還會發現牠早被視為貝爾格萊德的象徵,雖然不肯定和這場戰爭有沒有直接關係,但麻雀和這個首都肯定淵源非淺,像2009年在塞爾維亞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Summer Universiade),其吉祥物正正是一頭被命名為「Srba」的麻雀。不過,據BalkanInsight於2012年的報道,原來首都市內的麻雀數量近年正大幅下降至5,000頭以下,也許現時要再出現麻雀中箭的場面,恐怕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話說回來,這場戰爭成功阻止(其實是推遲而矣)鄂圖曼帝國的西進步伐,可以想像當時西方的天主教國家是如何歡喜若狂,而Noon Bell更成為了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