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蒙彼利埃(Montpellier)特色景點——必看街頭錯視藝術
說到南法的蒙彼利埃(Montpellier),也許最多人認識的,是它歷史的一面,畢竟這個可追溯至10世紀的古城、源遠流長的醫學重地,舊建築老故事多的是。而若然跳出傳統的旅遊地圖,近年散落在城中各處的街頭藝術,倒成為旅人出行的亮點,像那幅融入街景的巨型錯視畫作-Trompe l’oeil,真的比見慣的地下凹陷或立體恐龍更讓我吃驚。
說到南法的蒙彼利埃(Montpellier),也許最多人認識的,是它歷史的一面,畢竟這個可追溯至10世紀的古城、源遠流長的醫學重地,舊建築老故事多的是。而若然跳出傳統的旅遊地圖,近年散落在城中各處的街頭藝術,倒成為旅人出行的亮點,像那幅融入街景的巨型錯視畫作-Trompe l’oeil,真的比見慣的地下凹陷或立體恐龍更讓我吃驚。
雖知道強大的古羅馬帝國,在今日的歐洲諸國都留下了豐富的遺產,競技場、水道橋、浴場散落四周,但沒想到在寧靜的法國一隅,甚至還有一個被喻為「法國的羅馬」(The French Rome)的地方,那便是尼姆(Nimes / Nîmes)...
每年3月的首個周末,法國西南部的薩拉拉卡內達(Sarlat-la-Canéda),不時瀰漫着令吃貨垂涎的脂香,因為那裏乃是一年一度的鵝節(Fest'Oie)主場,而法國的珍饈的鵝肝、油封鴨、鴨批等等都是美食市集的主角....
春夏的南法,節慶多到不得了,尼斯嘉年華固然是國際級盛事,而偌大的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其實各地還有大大小小的慶祝活動排隊登場,像2月下旬的在旺克(Vence)舉行的Provencal Carnival,你又聽過沒有?
在18世紀,當法國東南部城市格拉斯(Grasse)漸漸奠定了香水之都的地位,對原材料—各類花卉的需求也同步急增,當時周邊村莊的農民,便開始在橄欖樹下種植如玫瑰、茉莉和紫蘿蘭(Violet)等賺賺外快,其中一處,便是盧河畔圖爾雷泰(Tourrettes-sur-Loup),而這一種還種出了「紫蘿蘭之城」(City of Violet)的稱號....
南法的芒通(Menton)檸檬節 (Lemon Festival)並不是一天半晚就完事,巡遊與周邊活動也有很多場次,買好了自己屬意的門票後,當然要趁機游走一下這個還有「Pearl of French Riviera」美譽的邊城...
諺語有云:當生活給了你檸檬,就把它做檸檬水吧,而法國人境界更高,乾脆把它變成盛大的嘉年華。在東南部毗鄰意大利邊境的芒通(Menton),每年2月中旬,都會舉行檸檬節(Fête du Citron / Lemon Festival),在蔚藍海岸,規模更只僅次於近乎同期的尼斯嘉年華...
近年因Film Tourism而為人熟悉的地方,不得不提2017年戰爭電影《Dunkirk》(港譯《鄧寇克大行動》/台譯《敦克爾克大行動》)。這場在二戰中發生在法國北部城市鄧寇克(Dunkirk)的戰略性撤退,規模之大史上少見。欲走訪當地的旅人,現時還可搭乘免費巴士...
歐洲交通費偏貴,所以每次搜尋路線見到BlaBlaCar的Carpool共乘價都很心動,因為價錢真的很可以,但卻又有點躊躇,畢竟共乘這回事,充滿不確定因素,如司機、併車客等,再想得陰暗點,會不會自己送羊入虎口...
南法Mandelieu-La Napoule含羞草節(Mimosa Festival)的重頭戲,當然是落在活動最後一日的鮮花巡遊(Grand Corso Fleuri)上。較之於Night Parade,在海邊的巡遊場地Avenue Henry Clews,人潮多了10倍也不止...
二、三月的南法,節慶多得誇張,最耳熟能詳當然是尼斯嘉年華,但其實幾乎同期在蔚藍海岸另一隅的Mandelieu-La Napoule,亦正值含羞草節(Fetu du Mimosa / The Mimosa Festival)開鑼之時...
Grotto du Lazaret - 尼斯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一個深35米、闊14米的洞穴。百多年前,那片土地的擁有者原先只想掘個井,結果竟掘出了史前時期...
毗連南法尼斯(Nice)的埃茲(Eze),以漂亮山村之一的Eze Village最吸旅人眼球。它座落在海拔429米的山崖之上,窄街石路、教堂碉堡都保留着普羅旺斯的中古城村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