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劇中,穿越是經常出現的題材,讓主角回到戰國以至幕末等波瀾壯闊的年代,掀起一幕幕的故事。福島縣會津附近的『大內宿』,風貌便停留在江戶時代,保存著逾30幢古舊的草屋,與歧阜的白川鄉及京都的美山齊名,懷古的旅人在東北行程再趕,也不嫌隔涉而來,難怪每年有逾80萬旅人踏足這當年就連藩主也曾路過的驛站。
換乘猿游號巴士
手持JR東北5天PASS,游走很是方便,惟獨一些地區鐵路,像今次要搭乘的會津鐵道,則不包括在內。筆者於周二早上前往,遊人不多,上車有鐵道員售票。 前往大內宿,可於會津若松站出發,並於湯野上溫泉駅下車,需時約20分鐘。筆者買了1,900yen的套票,除可往復乘坐津鐵,還包了前往大內宿的猿游號巴士。猿游號只是一架小型的觀光巴士,目測也許只能坐20至30人,真令人擔心到了旅季高峰期,能否疏導到遊客,還是會多開班次。車內有職員沿途講解(日語)及出售紀念品,部分座位亦設計成面窗而坐,也許到了合適的季節能賞到好風光也未定,惟以當日體驗,盛夏之時則不必期待了。
延伸閱讀 :館鼻岸壁朝市 熱鬧Morning Call
保留江戶時代特色
巴士就在正門停下,走上小斜坡,你已穿越了三四百年的時空。大內宿是約於1640年設立的驛站,其位置處於現今會津若松及栃木縣日光市之間用作運送物資及交通的「會津西街道」其中一段上,兩旁昔日的茅草屋,規劃整齊均等,原來此乃江戶時代的特色,難怪站在大街上,放眼沒半點違和感。而這路線亦是當時通往江戶(東京)要道,沿途並不只有大內宿一個驛站,不過仍能保留至今,似乎唯它而已。今日的大內宿,已貴為「國選定重要傳統的建物群」,並且當地以不賣不租不破壞原則來保育此地。
泥沙路上,昔日車水馬龍的景象雖已無痕,吹動的木簾,半開的門扉,路邊的流水,筆直的鳥居,不由得讓旅人在腦海裏重塑著古時信吏驛使、車隊往還、僧人行侶、達官貴人熙熙攘攘的情景。
延伸閱讀 :舌尖上的秋田 – 比內地雞親子丼
必試碳火烤年糕
由於抵步時時間尚早,不少店鋪仍未開,趁人流尚少快步去到打卡位的小山丘上,從高處看一下這個傳統的建築群,之後才折回大街逛一下小店。路邊的流水,冰涼地沖刷著樽裝波子汽水,小店則有各式地道小物,如以顏色代表不同寓意的小法師公仔,視乎興趣,大可看上半天;還有店家(本家叶屋)免費提供有售的大葱、白蘿葡公仔,以至高橋等玩意供遊人拍照,為古村添上一絲玩味。
大內宿必吃名物不少,大葱蕎麥麵非我杯茶,反而試了新五郎碳烤年糕串。猶如一支巨型火柴的年糕串,插在碳爐的四周,吃時店家會抽出來再在火上烘一下,入口微熱而軟糯,加上甜的麵鼓醬,頗為美味,假如冬天品嘗應更有風味吧。

延伸閱讀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