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超自然-意大利都靈(Turin)裹屍布 (The Holy Shroud)

身為男生,小時候總從圖書館借過《瀛寰搜奇》或《超自然探奇》一類硬皮讀物,那時還沒有互聯網、facebook或YouTube視頻,這類書就是滿足好奇心的窗口,水怪、大腳八、金字塔、食人族、開膛手,無不在腦海留下深刻印象。長大了,終於有機會親身去到不同國家,印證這些小時候的畫面。其中一樣,就是耶蘇裹屍布 (The Holy Shroud)!

雖然裹屍布真品不在博物館內,但就展出了實物原大的複製品。
雖然裹屍布真品不在博物館內,但就展出了實物原大的複製品。

包裹耶蘇

都靈 (Turin / 又譯杜林)是意大利北面的重鎮,亦是保存了裹屍布之地。據說,它就是用以包裹耶蘇遺體的麻布,長441厘米、闊113厘米,但上面竟殘留了耶蘇的樣貌及正反兩面的身體輪廓,令人嘖嘖稱奇。相傳,裹屍布最早出現在法國一條名為Lirey的小村莊,由法國騎士Geoffroy de Charny所有,最後輾轉交到Savoy of House皇室手上,期間曾於火災中損毀,最終於1578年放進一個木盒內送到都靈。而自那時起,一些皇室或民間的雕刻、印刷或畫作等都印證着都靈裹屍布的地位和存在。

描繪耶蘇過世後處理遺體的舊畫作。
描繪耶蘇過世後處理遺體的舊畫作。
數百年前裹屍布運送時使用的盒子。
數百年前裹屍布運送時使用的盒子。
直至2000年,裹屍布都珍而重之收納在這個盒子內。
直至2000年,裹屍布都珍而重之收納在這個盒子內。

難見真身

不過重要的話說在前面,旅人到此,其實是看不到裹屍布「真身」的,卻可參觀資料詳盡的Museum of the Shroud博物館(入場費8歐元/人)以及保存裹屍布的聖約翰大教堂 (Cathedral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因為如此聖物只在特定場合才會展示,筆者問過博物館職員,她們亦表示只有教會的人才知何時展出,而對上一次則是 2015年的事,據說當時預約參觀人數過百萬!

真.裹屍布其實收藏在Cathedral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內。免費入場。
真.裹屍布其實收藏在Cathedral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內。免費入場。
如此超自然的東西,就只是一塊玻璃之隔。
如此超自然的東西,就只是一塊玻璃之隔。

歷年照片

話雖如此,其實現時收藏裹屍布的盒子,在聖約翰大教堂內僅是一塊玻璃之隔,所以心急的旅人大可先到教堂看看,但要探索裹屍布之謎,則不得不走訪離教堂15分鐘步程的Museum of the Shroud博物館,而那裏更有實物原大的裹屍布複製品可近距離欣賞,以及各年代拍下的裹屍布照片。原來自1898年業餘攝影師Secondo Pia首次拍下裹屍布開始,之後只正式被拍攝過數次,像畫面膾炙人口的Giuseppe Enrie作品 (1931)以及Giovanni Battista拍下的首次彩色照(1969)等等,而當年Pia用的相機亦有展出。

下層展館的入口,擺放了由雕刻家Luigi Matttei模擬布內的男人而創作的雕像。
下層展館的入口,擺放了由雕刻家Luigi Matttei模擬布內的男人而創作的雕像。
現場還展出不少受裹屍布啟發的藝術作品。
現場還展出不少受裹屍布啟發的藝術作品。
首幅裹屍布的相片,便是由這位Pia先生在1898年所攝。
首幅裹屍布的相片,便是由這位Pia先生在1898年所攝。
地下一隅詳細介紹了Secondo Pia和他拍攝的裹屍布相片。
地下一隅詳細介紹了Secondo Pia和他拍攝的裹屍布相片。
Secondo Pia所用的相機。
Secondo Pia所用的相機。
1931年由攝影師Giuseppe Enrie所攝的裹屍布,更難得是當年罕有地容許把布從框內移出,沒有玻璃隔擋,方便拍攝特寫。
1931年由攝影師Giuseppe Enrie所攝的裹屍布,更難得是當年罕有地容許把布從框內移出,沒有玻璃隔擋,方便拍攝特寫。

尋找答案

裹屍布的真偽數百年來爭論不休,有研究以放射性碳定年法檢測麻布,推測它並非來自耶蘇在生的時期,也有說受環境影響以致得出了錯誤的年份;而人形痕迹形成的原因,在「Vaporographic Theory」、「Contact Theory」及「Energy Theory」等主流理論中,亦無法模擬相同的效果,未能指向一個滿意的定論。無論如何,筆者倒是很欣賞博物館的安排,把展館分為「科學」與「歷史」兩大主題,讓旅人尋找自己的答案。

裹屍布上的人臉輪廓,除可見到面上瘀痕,額頭被刺冠弄傷淌血的痕迹亦清晰可見。
Museum of the Shroud地下展館一隅。
Museum of the Shroud地下展館一隅。
關於裹屍布所用材料的分析。
關於裹屍布所用材料的分析。
還可試摸一下同類型的麻布。
還可試摸一下同類型的麻布。
裹屍布上的傷口位置,推測乃是由刑具造成的。
裹屍布上的傷口位置,推測乃是由刑具造成的。
不少紀念品或物件都以裹屍布為題材。
不少紀念品或物件都以裹屍布為題材。
時代不同了,館內還設有輕觸屏幕讓你看裹屍布的每一吋。
時代不同了,館內還設有輕觸屏幕讓你看裹屍布的每一吋。
於特別活動上的裹屍布創作圖案。
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