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聖托里尼 (Santorini)-游走Akrotiri史前迷城

希臘聖托里尼(Santorini)島南端,有一個遠古遺迹。久遠得,有人甚至認為它可能就是哲學家柏拉圖(Plato)口中那消失的阿特蘭蒂斯(Atlantis);而它的命運,亦戲劇性地與龐貝古城(Pompeii)相似,一樣被火山灰淹埋;更神秘的是,它甚至連名字也沒有留下來。這謎一樣的地方,稱之為「Prehistoric town of Akrotiri」。

「Prehistoric town of Akrotiri」入場門票12歐元。
「Prehistoric town of Akrotiri」入場門票12歐元。
步道下是已發掘部分中、昔日最闊的路段。
步道下是已發掘部分中、昔日最闊的路段。
古城面積相當大,上面築有遊客步道,亦已換上防護更佳的上蓋以保育古迹。
古城面積相當大,上面築有遊客步道,亦已換上防護更佳的上蓋以保育古迹。
古城的布局清晰可見。
古城的布局清晰可見。

成熟古城

這遺址,可追溯至青銅器時代,屬於邁諾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的聚居之處。雖然名曰Akrotiri,但原名其實已經失傳,現時只以附近的Akrotiri村落來命名。遺址早於1867年由法國地理學家開始挖掘,而大規模的考古工作,則從1967年開始,直至現在仍只發掘了三分之一左右。

無論如何,今天人們看到的,是一個成熟得令人驚訝的市鎮,不但街道縱橫南北,數層高的樓房,竟還有排水系統的痕迹,藉着整合於石板下的陶管,把污水引到連着地下排水系統的污水坑……這些古人,也真是走得太前了吧。哪食水又從何而來呢?屋頂既沒有收集雨水的設備,單靠一些海邊鹹淡水又或屋內的儲水酲等,恐怕不足以應付城市所需,而附近亦無山川溪澗……隨着發掘出跟排水系統不一樣的陶製的管道,研究人員推敲古人可能是把Profitis Ilias山腳的淡水引流至城邊,供應給居民使用。

走在三角廣場的道路交界,感覺跟現代沒兩樣。
走在三角廣場的道路交界,感覺跟現代沒兩樣。
在火山灰的保護下,讓Akrotiri古迹得以保存得相對完整。
在火山灰的保護下,讓Akrotiri古迹得以保存得相對完整。
很多地方需以支架輔助以免下塌。
很多地方需以支架輔助以免下塌。
據考證,城市入口處原是3層式的樓房。
據考證,城市入口處原是3層式的樓房。
巨大又完好無缺的水酲,比比皆是。
巨大又完好無缺的水酲,比比皆是。
古人的排水系統,相當厲害!
古人的排水系統,相當厲害!
發掘到的陶水管,印證出古人在另一山頭引水為用。
發掘到的陶水管,印證出古人在另一山頭引水為用。
據說是古時的洗手間(笑)。
據說是古時的洗手間(笑)。

古代畫作

現時完整的遺迹,其實拜青銅器時代晚期、Thera火山的一次猛烈爆發所賜,幸而居民早已避難而去,故不同於龐貝古城,這裏並無找到遇難者。而把城鎮淹埋的火山灰,不但保存着古城的輪廓,牆上的壁畫亦倖免於時間的洗禮。像在編號為Building B的多個房間內,便分別留有「Boxing Boys」(拳擊的男孩)、「Antelopes」(羚羊)以及「Monkey」(猴子)的畫作,相當珍貴。可惜房間不能內進參觀,旅人只能從展板一睹這些史前繪畫。

除了環繞古迹的通道,旅人還可進城近距離參觀。
除了環繞古迹的通道,旅人還可進城近距離參觀。
從壁畫中反映出昔的漁港風情。圖中的漁夫壁畫便在三角廣場旁的房屋內發現。
從壁畫中反映出昔的漁港風情。圖中的漁夫壁畫便在三角廣場旁的房屋內發現。
城內房間不少留有精緻的壁畫,可惜只能通過展板欣賞。圖中所見便是「Boxing Boys」(拳擊的男孩)、「Antelopes」(羚羊)以及「Monkey」(猴子)。
城內房間不少留有精緻的壁畫,可惜只能通過展板欣賞。圖中所見便是「Boxing Boys」(拳擊的男孩)、「Antelopes」(羚羊)以及「Monkey」(猴子)。
想知昔日房屋的樣子?現場還設有講解的視頻。
想知昔日房屋的樣子?現場還設有講解的視頻。

恒古美景

當然,旅人來到聖托里尼,無非為游走於藍白小屋的山頭、一睹那毋須P圖同樣美得令人氣絕的日落。日出日落只是一瞬,在歷史的長河中,Akrotiri的原住民無疑比你我還早欣賞到這裏的絕色,真想問問他們,沒有藍白小屋的聖托里尼日落,是否同樣壯麗呢?

交通情報

由Thira(或稱Fira)乘坐巴士前往Akrotiri,單程4歐元/人。下車步行2分鐘即達。筆者則於中途站登車。車上售票。
在海邊下車再往步數分鐘便是古迹門。
我的看法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希臘 /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