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感受19世紀的保加利亞(Bulgaria)風貌,要記着一個比較拗口的名字─科普里夫什蒂察(Koprivshtitsa),這個位於首都Sofia百多公里外的小鎮,老建築、鵝蛋石路,街頭巷尾仍恍如昨日,難道山谷之中的這片土地,時間流逝得比外邊慢一點 ?
起義第一槍
5月下旬的科普里夫什蒂察,寧靜、無人,遊客中心沒有開,若不是還有零星攤販營業,還以為身在片場。然而,寧靜的背後,又有誰想到在19世紀下半葉,這裏卻是打響反鄂圖曼(Ottoman)起義第一槍的風雲之地。當年開槍位置的Kalachev Bridge(又被稱為First Rifle Shot Bridge / 位置)不遠處,樹立着運動領導人之一Todor Kableshkov的雕像,以紀念他的英勇事迹。可惜這場發生於1876年4月20日的起義最終被鎮壓下來,輾轉逃亡的Todor Kableshkov於牢中自殺成仁。

感受民生實況
除了時局待變,原來保加利亞的教育發展,在更早的時間已在科普里夫什蒂察踏出「現代化」的步伐。現時的Living Museum (入場費2 lev / 位置)前身便是保加利亞首間分班的學校,可說是與近代教育接軌的開端。館內除還原了當時的課室,還通過一系列日常用品、衣飾等,展示了19世紀時的民生實況。
延伸閱讀 :保加利亞斯拉夫文學日-向造字者致敬
代表人物執教
學校建於由慈善家Hadji Valko Chalakov捐出的花園上,於1837年迎來了首批學生以及富現代思維的教師,其中一位便是保加利亞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Neofit Rilski,而對後來科普里夫什蒂察以致保加利亞教育發展起着重要影響力的Hristo Pulekov和Nayden Gerov便是他的學生。當中於1846年,正是由Nayden Gerov把歐洲現代的分班制教育系統引進到Koprivshtitsa,教授文法、科學、物理、歷史、地理、甚至外語等不同範疇的知識,讓學習的目標更清晰明確。
漫步Museum town
當然,來到這個又有Museum town之稱小鎮,值得細味的何止這兩處,因為很多當地著名的詩人、教育學者以至革命家的故居和重要建築,在保育的同時已改裝成博物館,像風格獨特的Oslekov House、傳統建築的Chitalishte社區中心,以至詩人Dimcho Debelyanov的故居等。當日還碰上了寫生的學生,要在芸芸建築中找一個題材,真替他們傷腦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