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爾巴尼亞(Albania)南部城市吉諾卡斯特 (Gjirokastra),與培拉特(Berat)同被視作Museum City,是難得完整地保留着昔日鄂圖曼時期城貌與氛圍之地,加上世遺的光環,可說是正步在旅遊業上升軌道的一個熱門城市,像地標之一、始建於4世紀的Gjirokastra Castle,有數據指出,在2018年1月至5月便有上萬遊客前往該堡,比2017年同期多出一倍!
別號「石頭城」
介紹吉諾卡斯特,不得不提其「石頭城」(The Stone City)的噱號。為何會有這個別稱呢?步上Gjirokastra Castle往下看就會恍然大悟,原來當地連屋頂也是鋪上石塊而非瓦片,加上建築物與道路也主要以石塊興建,造就了吉諾卡斯特與別不同的建築語言。而在當地出生的阿爾巴尼亞獲獎作家Ismail Kadare,在他的自傳式小說《Chronicle in Stone》也形容「老舊的古城,幾乎一切也是石頭構成,不論是道路、水泉,而老房子的屋頂更猶如長滿灰色的巨型鱗片。」(Everything in the city was old and made of stone, from the streets and fountains to the roofs of the sprawling age-old houses covered with gray slates like gigantic scales.)
老市集與城堡
要盤點Gjirokastra景點,山上Gjirokastra Castle及城前的老市集都是指定動作;時間充裕也可看看共產主義時期獨裁者Enver Hoxha出生的房子─Etnograhic Museum(早年曾遭焚毀,現時所見乃重建復修而成);而城堡外圍的一處山谷,則留有鄂圖曼時期當地統治者Ali Pasha所建的水道橋,這些都是徒步可達的地方。
延伸閱讀 :阿爾巴尼亞.科爾察(Korçë)細味古城
古城風雨
Gjirokastra Castle(門票200 lek / 人)築在336米的山上,完好的城牆,就像擱在坡上的方舟,盛載着當地由盛轉衰的歷史。尤其上世紀的阿爾巴尼亞,更先後被意大利和德國佔領及蹂躪,解放後又到共產政權上場,現時在飽歷風霜的城牆內,便設有Gjirokastra Museum及Arms Museum博物館,讓旅人藉着坦克大炮、文字展板(有英文),了解古城不同時期的風風雨雨。在光線幽幽的城堡內,昔日鄂圖曼時期的爐灶、工匠室、監獄,都為旅人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一架軍機兩個故事
步出了Arms Museum軍備博物館,在平台一隅擺放着一架Lockheed T-33 Shooting Star美國軍機,它在1957年降落在首都Tirana附近的Rinas機場,但有趣的是對於事件的始末,東西陣營卻是各自表述。美方指飛機原定由法國飛往意大利,卻遇上濃霧偏離了航線,最終燃料耗盡緊急降落;但當時共產政權的說法,卻是成功攔截了一架間諜機。無論如何,現時飛機已銹蝕得只餘下框架,尾翼也不知所蹤,當年冷戰下的口水戰,恐怕不會有答案。

抱嬰殉難的淒酸傳說
在鐘樓旁的城廓,還流傳着一個淒酸的傳說。話說在15世紀初Gjirokastra被鄂圖曼征服時,當時統治者的姐組Argjiro寧死不降,最終抱着嬰孩跳下城牆,而奇蹟地,嬰孩竟大難不死,在Argjiro墮斃的位置,石上還流出奶水來喂哺嬰孩。從今日地理學的角度看,原來牆腳所處的石灰岩山崖蘊含着白色的鈣質,或許解釋了「奶水」的來源,也增加了傳說的真確性。
交通情報
由科爾察(Korce)巴士總站(位置)坐小型巴士前往吉諾卡斯特 (Gjirokastra),可於車上購票,票價為1,300 lek / 人,車程約3小時, 中間設有休息站可上廁所或喝杯咖啡,巴士抵達後會在一條大路旁的巴士站(位置)把你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