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盡 塞爾維亞尼什市(Niš)遊歷重點

6月下旬的塞爾維亞尼什市(Niš),街頭人來人往,又難怪,畢竟是當地第三大城市,連走訪景點也不能單靠雙腿。尼什市被視為巴爾幹和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人類居住的㾗迹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但長長的時間軸,到底要看甚麼?啟示就在一張聯票(Combined Ticket)。

雖然歷史悠久,但Niš同時是個很潮的城市。
雖然歷史悠久,但Niš同時是個很潮的城市。
King Milan Square廣場前的超巨型爆谷。
King Milan Square廣場前的超巨型爆谷。
紀念塞爾維亞喜劇作家Stevan Sremac的鑄像,饒富玩味。
紀念塞爾維亞喜劇作家Stevan Sremac的鑄像,饒富玩味。

聯票划算之選

為方便遊客,當地為四個重要景點推出售價為300 din的聯票,包含了羅馬時期的Mediana宮殿考古遺迹、鄂圖曼時期的骷髏頭塔(Skull Tower)、近代的納粹集中營以及大包圍的Niš國家博物館(個別門票均為200 din),再加上市中心免費的18世紀尼什要塞(The Fortress of Niš),真要看全已是一節很足本的歷史課了。

Combined Ticket只售300 din,比獨立購買4個地方的門票平得多!
Combined Ticket只售300 din,比獨立購買4個地方的門票平得多!

漫遊歷史要塞

在市中心,尼什要塞無疑是當地的代表性建築。這座18世紀的堡壘,建基於昔日羅馬和拜占庭時代的城防上,六角形的城牆屹立至今,高牆之內充滿各歷史時期色彩的古老建築,像最近主城門Stambol Gate的土耳其時期軍械庫(The Arsenal)、貫通城內南北的拜占庭街道(Byzantine Street)、位處堡壘中心的Bali Bey Mosque清真寺,而當中更不能不數Lapidarium,它類似我們的碑林,現時展示着來自Niš和附近村落為數41個的古代石碑、墓碑、石棺和雕刻等,而此碑林最早記載可追溯至1887年,故又被視為尼什市最早的博物館。

尼什要塞(The Fortress of Niš)的Stambol Gate城門。
尼什要塞(The Fortress of Niš)的Stambol Gate城門。
現時已改為藝術館的軍械庫(The Arsenal)。
現時已改為藝術館的軍械庫(The Arsenal)。
Bali Bey Mosque清真寺是要塞內僅餘的同類建築,最早記載可見於1523年。
Bali Bey Mosque清真寺是要塞內僅餘的同類建築,最早記載可見於1523年。
類似碑林的Lapidarium,展示來自Niš和附近村落為數41個的古代石碑、墓碑等。
類似碑林的Lapidarium,展示來自Niš和附近村落為數41個的古代石碑、墓碑等。
一些已破損的雕像。
一些已破損的雕像。
雕刻成子彈形的The Monument to Prince Milan Obrenovic and The Liberation of Niš紀念碑,於1902年樹立,以紀念Niš從土耳其手中解放25周年,同時紀念塞爾維亞國王逝世一周年。
雕刻成子彈形的The Monument to Prince Milan Obrenovic and The Liberation of Niš紀念碑,於1902年樹立,以紀念Niš從土耳其手中解放25周年,同時紀念塞爾維亞國王逝世一周年。
城牆外望,咦,有間H&M時裝店。
城牆外望,咦,有間H&M時裝店。

考古發現

至於同樣位於市中心的尼什國家博物館(Niš National Museum),則展示了由新石器時代、羅馬時期以至中世紀的考古發現,包括收藏着來自Mediana遺迹的出土雕像等等,屬於3至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的產物。

Niš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君士坦丁大帝銅像(複製品),時期約325至330年,被視為傑作。
Niš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君士坦丁大帝銅像(複製品),時期約325至330年,被視為傑作。
出土自Mediana的雕像,年份約3至4世紀,頭部已然失去。出土自Mediana的雕像,年分約3至4世紀,頭部已然失去。
出土自Mediana的雕像,年份約3至4世紀,頭部已然失去。
尼什市(Niš)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考古還發現不少遠古的陶俑。
尼什市(Niš)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考古還發現不少遠古的陶俑。

宮殿遺迹與骷髏頭塔

說到Mediana宮殿考古遺迹就傷心了,不是那裏有甚麼悲傷往事,而是筆者去到當日竟然在維修中,只能望門興嘆。想到尼什乃是君士坦丁大帝的出生之地,而且據說遺址內還留有漂亮的馬賽克地板,還真可惜喔。至於骷髏頭塔(Skull Tower)的故事,詳細可看《無處話淒涼 塞爾維亞Nis骷髏頭塔》一文,那可是一段悲壯的往事。

交通情報:可於市中心巴士站(位置)乘坐10號巴士(車首寫着Cele Kula /骷髏頭塔塞爾維亞文),車費80 Din,建議先前往較遠的Mediana,再步行回Skull Tower。

可於市中心乘坐10號巴士前往骷髏頭塔等地,畢竟路途遙遠。
可於市中心乘坐10號巴士前往骷髏頭塔等地,畢竟路途遙遠。
維修關係,當日只能遠觀這個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的Mediana宮殿考古遺迹。
維修關係,當日只能遠觀這個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的Mediana宮殿考古遺迹。
也真是太巧了。
Skull Tower內部一隅。
Skull Tower內部一隅。

逃脫行動震驚歐洲

說到傷感的過去,二戰期間,納粹的魔掌也曾染指當年分屬南斯拉夫王國(Kingdom of Yugoslavia)的土地,包括今天的尼什市便在德國的掌控之中,還在當地設立了一個集中營,然而這裏卻發生了一次震驚歐洲的逃脫行動。

由於當年集中營位處紅十字會(Red Cross)火車站旁,故又有Red Cross Concentration Camp之稱。
由於當年集中營位處紅十字會(Red Cross)火車站旁,故又有Red Cross Concentration Camp之稱。
集中營由一幢主建築及數座樓房組成。
集中營由一幢主建築及數座樓房組成。

毋忘過去正視歷史

集中營在1941年由一個昔日的軍用倉庫改建,曾經有30,000人被囚,可以想像,勞役、殘害無日無之。而就在德軍開始大量處決囚犯之時,一次驚人的越獄原來正在默默籌劃中。就在1942年2月12日,被囚之人收到消息,下一批處決即將進行,事情已刻不容緩,於是他們趁黃昏活動時嘗試衝擊那些帶刺的鐵線網,終成功打開了缺口,最終一名德軍守衞被殺,105人成功逃走。一時間,事件傳遍了歐洲,也成了歐洲的集中營中首次大規模逃脫之舉。然而,德軍為了報復及恫嚇,竟接連處決了近千人,當中很多也是猶太人。為毋忘此段過去,現時遺址已改建成2月12日紀念博物館(12 february Memorial Museum )。

如今殘破的欄桿與刺鐵絲網,是恐怖過去的見證。
如今殘破的欄桿與刺鐵絲網,是恐怖過去的見證。
牆上是各個歷史展板,還展現了昔日的頭盔與機槍。
室內除了牆上的各個歷史展板,還展示了昔日各方面的舊物。
集中營的牆上,留下了很多當年被囚人士渴望自由的字句。
集中營的牆上,留下了很多當年被囚人士渴望自由的字句。
頂層的囚室。
頂層的囚室。

其他景點速覽

在King Milan Square廣場上的Monument to the Liberation of Niš。
在King Milan Square廣場上的Monument to the Liberation of Niš。
Niš市內有不少噴泉,其中保存得最完好之一便是廣場上的Cair Fountain,泉水由四面的獅口湧出。
Niš市內有不少噴泉,其中保存得最完好之一便是廣場上的Cair Fountain,泉水由四面的獅口湧出。
紀念塞爾維亞知名歌手Šaban Bajramović的鑄像,站立在堡壘對岸的Seventh Of July Park公園內。
紀念塞爾維亞知名歌手Šaban Bajramović的鑄像,站立在堡壘對岸的Seventh Of July Park公園內。
Monument to Constantine the Great君士坦丁大帝紀念碑。
Monument to Constantine the Great君士坦丁大帝紀念碑。
This Officer Hall(又稱Officers Club):一戰時期國會議政之地,很多重大決策也在這裏誕生。

交通情報:由塞爾維亞茲拉蒂博爾(Zlatibor)乘坐長途巴士前往Niš,車費約1,350din,另加100din行李費。

由茲拉蒂博爾(Zlatibor)前往Niš的巴士。
由茲拉蒂博爾(Zlatibor)前往Niš的巴士。
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