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佐賀.小城羊羹─歷史甜蜜蜜

九州佐賀的小城(Ogi)也有「羊羮故鄉」之稱,又難怪,小小一個地方,羊羮屋就有逾廿間,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店,當中不得不提就是有逾百年歷史的「村岡総本舗 本店」,因為現時當地羊羮統稱的「小城羊羮」,該店的二代目便是定名的重要推手;店舖還開設了「羊羮資料館」,不但毋須門票,還會免費送上一塊美味的羊羮和燙手的抹茶,讓旅人在探索這種主要由水、小豆和寒天製成的和菓子前先熱一熱身。

小城市的吉祥物除了羊羮武士「ようかん右衛門」(左),還有鯉魚姬(こい姬),原來當地的鯉魚料理也相當有名。
小城市的吉祥物除了羊羮武士「ようかん右衛門」(左),還有鯉魚姬(こい姬),原來當地的鯉魚料理也相當有名。
小丘上的須賀神社,既可俯瞰小城市全景,也可看到仍帶昔日風貌的「村岡総本舗 本店」和「羊羮資料館」。
小丘上的須賀神社,既可俯瞰小城市全景,也可看到仍帶昔日風貌的「村岡総本舗 本店」和「羊羮資料館」。
羊羮資料館地下設有座位,可在這裏邊試食邊看簡介的視頻;羊羮面有糖霜,是小城羊羮特色之一。
羊羮資料館地下設有座位,可在這裏邊試食邊看簡介的視頻;羊羮面有糖霜,是小城羊羮特色之一。

近水樓台

相信不少人也有疑惑,明明它是甜品,怎麼會叫做羊羹呢?據店內的介紹,有說昔日從中國回國的日本人,因為思念在當地曾嘗過美味的羊湯(羹),但礙於當時日本不吃肉的禁忌,於是用小豆、小麥粉等模擬出這種帶膠質的美食,慢慢演變成出這種知名的和菓子。

而說到羊羹的演進,跟歷史與茶道文化的關係密不可分,當中小城的羊羮之所以能如此百花齊放,更是拜多個因素所賜。地理上,當地位處昔日「長崎街道」的中間,所謂「長崎街道」,在江戶時代的鎖國政策下,進口的物品均經這唯一對外的窗口─長崎一路運往北面的小倉,當中包括製作羊羮的重要原材料—糖,故而此路又別名「糖之路」(シュガーロード)!加上四方商人往來不絕,以現時的話來說,當地由取得材料以至技術交流的容易度,都贏在起跑線;而小城還有好水加持,倚傍的祇園川,其水源更是有名水百選之稱的清水川,自然也近水樓台。

展板上介紹羊羮的繪畫。
展板上介紹羊羮的繪畫。
貴價的「和三盆糖」,用於高級的羊羮;而親民的則用白砂糖等。
貴價的「和三盆糖」,用於高級的羊羮;而親民的則用白砂糖等。
昔日在列車內販賣羊羮的木箱。
昔日在列車內販賣羊羮的木箱。
明明是甜點,為甚麼會叫羊𡙡?在商店內也有解釋。
明明是甜點,為甚麼會叫羊𡙡?在商店內也有解釋。

免費品嘗

這所「羊羮資料館」,就設在「村岡総本舗 本店」旁,由 JR小城站沿站前的縣道42號一直走,約需時20分鐘,而同一條路不乏各老店的身影,像「橘屋 八頭司羊羮本舖」、「みつば屋羊羮製造本舖」等,街上人流雖不多,但也在營業中。資料館樓高兩層,除了品牌的歷史,還公開了羊羮所用的材料,以及昔日的製作工具;不說不知,原來這種人氣銘菓曾是軍隊的乾糧。雖然介紹大部分是日本文,猶幸漢字不少,猜也猜到七八成。當然,若意猶未盡,旁邊正是本舗,當日所見,不少當地人甚至是專程駕車來購買!

羊羮資料館由一所建於昭和16年(1941年)的糖庫改裝而成,至今仍保留着昔日的氛圍。
羊羮資料館由一所建於昭和16年(1941年)的糖庫改裝而成,至今仍保留着昔日的氛圍。
製作羊羮的原材料之一,包括各品種的紅豆,像丹波產大納言(圖)、北海道赤小豆等。
製作羊羮的原材料之一,包括各品種的紅豆,像丹波產大納言(圖)、北海道赤小豆等。
昔日製造羊羮的工具。
昔日製造羊羮的工具。
二階展館。
二階展館。
不同口味的Crossover羊羮雪條,195日圓/各。
不同口味的Crossover羊羮雪條,195日圓/各。
新的香蕉口味羊羮雪條。
新的香蕉口味羊羮雪條。
須賀神社
須賀神社
須賀神社一隅。
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