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馬特洪峰(Matterhorn) 婦女的故事

3.8婦女節,讓我想起了去年在瑞士馬特洪峰(Matterhorn)山上一個名為「Matterhorn Lady」的Pop-Up微型展覽(展期由2019年6月19日至2019年10月27日),展館雖小,卻濃縮着昔日女攀山者們的勇氣,也將一些出類拔萃的女性事蹟娓娓道來。 

攀登這座塵世中的高峰,並非男子漢的專利。
攀登這座塵世中的高峰,並非男子漢的專利。
乘坐Gornergrat Bahn列車,沿途已能一睹馬特洪峰的美態,而終點站更是極佳的觀景台。
乘坐Gornergrat Bahn列車,沿途已能一睹馬特洪峰的美態,而終點站更是極佳的觀景台。
沿車站往觀察站走,在斜坡一隅,矗立着一幢猶如三角朱古力的小建築,內裏其實是一個小型展覽館。
沿車站往觀察站走,在斜坡一隅,矗立着一幢猶如三角朱古力的小建築,內裏其實是一個小型展覽館。

攻頂女先鋒

海拔4,478米的馬特洪峰,山勢既雄偉又孤傲,人類欲征服此山的夢想,更早見於19世紀中葉,而一段段的攀登史中,更不乏女性的身影,像1867年首位嘗試攀登的意大利女性Felicite Carrel,可惜她於4,300米處無奈折返,因為身穿裙子的她有機會被強風吹扯而跌下深淵;直到1871年,名為Lucy Walker的英國女攀山家,成為首位登上馬特洪頂峰的女性,這時離首支登山隊於1865年成功攻頂後才不過6年。

當然,有着同樣夢想的何止一人,美國的攀山家Meta Brevoort便是Lucy Walker爭取「第一女性」殊榮的對手,在得知Meta的登山消息後,Lucy也不敢怠慢,最終在著名的登山嚮導幫助下,於1871年7月22日達成壯舉。事後兩人在首次(也同時是最後一次)碰頭中以三字作結:「There were congratulations.」雖然分了勝負,卻是惺惺相惜。而不屈不撓的Meta Brevoort於同年的9月1日,經Hornli Ridge與團隊成功攻頂,並於Lion Ridge下山,並成為首位越過馬特洪峰的女性。

Felicite Carrel因為女性的衣着而無奈折返,錯過攻頂的機會。
Felicite Carrel因為女性的衣着而無奈折返,錯過攻頂的機會。
門前黑白的影像,便是首位登上馬特洪峰的女士—Lucy Walker。
門前黑白的影像,便是首位登上馬特洪峰的女士—Lucy Walker。
刊於1871年的《Scrambles amongst the Alps in the Years 1860-1869》一書中的著名畫作,當中除了Alpine Club成員,Lucy Walker(箭嘴示)也在其內。
刊於1871年的《Scrambles amongst the Alps in the Years 1860-1869》一書中的著名畫作,當中除了Alpine Club成員,Lucy Walker(箭嘴示)也在其內。
展覽以多國語文介紹這些女性的事迹,圖中右上為Lucy Walker,右下則是Meta Brevoort。
展覽以多國語文介紹這些女性的事迹,圖中右上為Lucy Walker,右下則是Meta Brevoort。

巾幗不讓鬚眉

這個山上小型展覽,便由Felicite Carrel、Lucy Walker說起,以至在1894年首位在峰頂渡蜜月的女性Maud Wundt-Walters、1941年首位攻頂的公主─比利時公主Maria Jose,當然也有近代出色的女性攀登家,還有本文的開端圖、於2014年首位穿着Wingsuit從山上飛翔而下的女運動員Geraldine Fasnacht。

馬特洪峰令人肅然起敬的,真的不止高度與景色啊!

首位在馬特洪峰峰頂上渡蜜月的女士—Maud Wundt-Walters。
首位在馬特洪峰峰頂上渡蜜月的女士—Maud Wundt-Walters。
首位登山的公主—比利時公主Marie-José,亦即意大利最後一位皇后,於1941年9月12日挑戰這座高峰。
首位登山的公主—比利時公主Marie-José(亦即意大利最後一位皇后),於1941年9月12日挑戰這座高峰。
展覽雖不大,卻濃縮了多位攀山女士的勇氣,令人肅然起敬。
展覽雖不大,卻濃縮了多位攀山女士的勇氣,令人肅然起敬。
攀山家的手稿與工具。
我的看法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歐洲 / 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