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發展,把多少動物迫上了絕路?即使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歐洲野牛(Bison或Wisent),在上世紀也一度徘徊在絕種邊緣,而當最後一頭野生野牛在1926年也死掉後,地球上便只餘下不足60頭散落在各地動物園或農莊的野牛作為僅餘的血脈。幸而隨着保育工作取得進展,現時野牛數目已止跌回升,而其中一個受保護的棲息地,便位於荷蘭南肯內默蘭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 Zuid-Kennemerland)內。


瀕危歐洲野牛
南肯內默蘭國家公園雖非境內最大的國家公園,但在逾3,800公頃的土地上,竟然已有多達40%的當地動植物種棲身其中,當中更包括6頭於2007年由波蘭「移民」到當地的歐洲野牛。而為了讓野牛順利繁衍,當局也着力調節環境,甚至把一些物種轉移到另一區域,又引入波蘭的科尼克馬(Konik Horse)和蘇格蘭高地牛(Highland Cattle),讓生態得到更好的平衡,而野牛也不負眾望,成功開枝散葉,每年也有小牛出生。現時國家公園內還設有一條由南向北的野牛徑(Bison Trail),容許旅人在非雀鳥繁殖時期,探訪這些龐然大物。

期間限定Bison Trail
由Amsterdam Central出發,坐火車到Overveen站,車程約20分鐘,再步行約15分鐘,便可抵達南肯內默蘭國家公園入口「Visitors’ Centre De Kennemerduinen」,那裏本身也是一座展覽館,介紹當地的物種。雖然我們抵埗的4月份,其實已非Bison Trail開放的日子,但還是抱着一絲希望,看看園內有否其他位置,能看到牠們的身影。問過館內職員,原來真的還有機會。在保護區邊緣有個小湖泊和觀察台,運氣好的話,也許能遇上前來喝水的野牛,而觀察台是常年開放的,由遊客中心起步,來回也不過1小時。



可愛高地牛
前往觀察台的路徑,沿途也設有清晰的指示牌,進入公園後,還會分為紅色和藍色兩條路線。職員教路,紅色路線更有看頭比較有趣,而藍色則距離較短。我們反正也不趕時間,也就走紅色路線吧。走了一段,還是沒甚麼動靜,問問迎面而來的當地人有否見到牛蹤?殊不知她說:「我上周就在那邊見過牠們呀!」難道我們運氣真的這麼好?連忙跟着她推開圍欄,走進林內。而迎接我們的,原來是一群長着可愛長毛的蘇格蘭高地牛。牠們或坐或站,悠然自得地吃草。雖然並非目標的野牛,但能看到高地牛也叫我們興奮不已,畢竟也是第一次喔!






野牛觀察台
拍畢高地牛,抓緊時間上路。畢竟荷蘭的天氣不好應付,這一刻藍天白雲,下一刻又下起雨來。懷着緊張又輕快的腳步,不消一會便到達了湖邊的野牛觀察台(Wisentuitkijkpunt), 在木欄柵前等了片刻,主角始終沒有登場,也許中午並非牠們出沒的時份吧。雖然有點失望,但知道牠們沒有滅絕,還能不受打擾地在那裏生活就好。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2020年的評核,歐洲野牛已改列為「近危」(near threatened)。歐洲野牛能夠再度繁衍,絕對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保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