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意大利的國中國—聖瑪利諾(San Marino)
san marino

說到位於意大利的國中國,估計大部分人也會搶答是梵蒂岡(Vatican City),但答案其實不止一個。在意大利東北面,還存在着一個不起眼的國度,名字叫聖瑪利諾共和國(Republic of San Marino)。其國土之細僅約61.2平方公里,世界排第五、歐洲則排第三,然而它卻是有着上千年歷史的獨立國家,在幾許風雲的歐陸大地,純鬥歷史之長,恐怕不少國家連它的尾燈也看不到,令人不禁對這個納米小國,如何挺過意大利統一運動以至兩次世界大戰,至今仍能保持獨立之身而大感興趣。

聖瑪利諾的國旗,在藍白底色上是盾形紋章,而內裏則有三座山峰和帶羽毛的塔樓等圖案。
聖瑪利諾的國旗,在藍白底色上是盾形紋章,而內裏則有三座山峰和帶羽毛的塔樓等圖案。

常被覬覦

翻查一下資料,太久遠的不說,其實這片小國土不時被覬覦。叱吒風雲的拿破崙曾一度劍指聖瑪利諾,猶幸憑着當時該國的執行官妥善應對,最終渡過危機;在18世紀,聖瑪利諾更曾成為不少意大利統一運動支持者的避難之處,包括關鍵人物Giuseppe Garibaldi,故在統一後,當時的意大利亦同意讓聖瑪利諾保持獨立;在二戰中雖然聖瑪利諾保持中立,亦捲入了戰火受到轟炸,德軍和盟軍都曾分別進駐……可見與聖瑪利諾交疊的都是驚濤駭浪的歷史,能延續至今,這個山中小國在意大利半島上絕對有其一套的生存哲學。

設有登山纜車往來山上與Borgo Maggiore(聖瑪利諾另一村落)。
設有登山纜車往來山上與Borgo Maggiore(聖瑪利諾另一村落)。
在山上可看看峰巒相疊的美景。
在山上可看看峰巒相疊的美景。

付費「簽證」

要前往這個國家,在意大利的Rimini市乘坐巴士,40分鐘左右就到其位於狄大諾山(Monte Titano)上的首都「聖瑪利諾城」(City of San Marino),兩國之間沒有海關,當然亦毋須簽證,換句話說誰人已「入境」,官方也根本不會知道,加上同樣使用歐元,下車時感覺就像到了意大利一個山城而矣。但假如你愛收藏印戳的話,大可到當地遊客中心付費5歐元打一個聖瑪利諾的「護照簽證」。

實用情報:感受國中國的日與夜,立即查詢聖馬利諾酒店狀況
想要在護照上蓋印,盛惠5歐元。
想要在護照上蓋印,盛惠5歐元。

自由民主

不但旅人的足迹集中於聖瑪利諾城,該國的管治機關政府大樓亦分布在此,當中的核心之處,是半山上的共和國宮(Public Palace)及其前方的自由廣場(Piazza della Liberta),都是旅人必然留影之處,廣場更是一個大好的觀景台,遠眺聖瑪利諾的國土。

不得不提的是,自由和民主乃是聖瑪利諾自古以來的核心價值,它仍奉行着一種古老的政治制度,由大議會推舉兩位執政官(Captain Regent)出任國家元首,執政期僅得6個月,每年4月和10月會重新選舉,而候選資格中,更列明必須3年內未曾出任此職,換句話說,聖瑪利諾的元首基本上沒有終身連任這回事,加上國內亦奉行多黨制,兩位執政官往往來自不同黨派,權力更加得到制約。在市內遊逛,會發現一些看來像民居的建築,但內裏其實是政府部門!

共和國宮和自由廣場,是遊人必到之處。
共和國宮和自由廣場,是遊人必到之處。
廣場每隔半小時都有衞兵換崗儀式,綠襯紅的制服相當搶眼,衞兵亦樂意跟遊客拍照。
廣場每隔半小時都有衞兵換崗儀式,綠襯紅的制服相當搶眼,衞兵亦樂意跟遊客拍照。
弩兵是昔日聖瑪利諾軍隊的重要部分,而自1339年起,時任的執政官都會購入弓弩以強化共和國的實力。現時圖中的弓弩手廣場,落成於19世紀末,開採出來的石塊用作重建共和國宮,但受二戰影響而中斷,只餘下地基與牆身的紀念碑。而在60年代起,那裏還用作訓練弓弩手。
弩兵是昔日聖瑪利諾軍隊的重要部分,而自1339年起,時任的執政官都會購入弓弩以強化共和國的實力。現時圖中的弓弩手廣場,落成於19世紀末,開採出來的石塊用作重建共和國宮,但受二戰影響而中斷,只餘下地基與牆身的紀念碑。而在60年代起,那裏還用作訓練弓弩手。

童話城堡

數到聖瑪利諾最標誌性的景點,其實國旗已給了答案,沒錯!就是三座山上的高塔,由第一至第三塔名稱分別稱為Guaita、Cesta以及Montale,不打個卡幾乎等於沒到過聖瑪利諾。上山之路不長,但有一點陡,而內裏的展板會介紹此城及塔樓的演進,還展出中世紀時代的各式護甲和武器。而要拍出童話式的城堡,更不要省腳力,一定要登上塔頂喔!

沿着斜路前往第一塔 Guiata,此塔建於公元11世紀,是市內第一座堡壘。塔內有展示介紹其歷史演進,還有一些古代武器。
沿着斜路前往第一塔 Guiata,此塔建於公元11世紀,是市內第一座堡壘。塔內有展示介紹其歷史演進,還有一些古代武器。
第一塔樓曾充當第一塔樓曾充當監獄,重犯都囚在最底層,而原來昔日的聖瑪利諾奉行很重的刑罰,怪不得城內別處還有個「酷刑博物館」。監獄,重犯都囚在最底層,而原來昔日的聖瑪利諾奉行很重的型罰,怪不得城內別處還有個「酷型博物館」。第一塔樓曾充當監獄,重犯都囚在最底層,而原來昔日的聖瑪利諾奉行很重的型罰,怪不得城內別處還有個「酷型博物館。
第一塔樓曾充當監獄,重犯都囚在最底層,而原來昔日的聖瑪利諾奉行很重的刑罰,怪不得城內別處還有個「酷刑博物館」。
雖然斜梯的出入口有點窄,但也值得攀上塔樓。雖然斜梯的出入口有點窄,但也值得攀上塔檈。
雖然斜梯的出入口有點窄,但也值得攀上塔樓。
建於13至14世紀的第二塔樓(外觀參見文首大圖),位處山上最高之地,並展出了由中古到近代的兵器。
建於13至14世紀的第二塔樓(外觀參見文首大圖),位處山上最高之地,並展出了由中古到近代的兵器。
第二塔內是一個古代兵器博物館。
第二塔內是一個古代兵器博物館。
由第二塔步行往第三塔Montale需走一小段山路,此塔能近觀但不能內進。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哨塔。
由第二塔步行往第三塔Montale需走一小段山路,此塔能近觀但不能內進。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哨塔。

Snapshots

市內有座酷刑博物館,膽子夠大不妨入場參觀。
市內有座酷刑博物館,膽子夠大不妨入場參觀。
國家博物館內,藏有不同時期的考古發現及文物古畫,個人覺得是眾多博物館中最值得參觀的一所。
國家博物館內,藏有不同時期的考古發現及文物古畫,個人覺得是眾多博物館中最值得參觀的一所。
聖馬利諾大教堂
聖馬利諾大教堂
往來San Marino與Rimini的跨國鐵路,建成於1932年,之後在二戰中被英軍轟炸受到破壞而停駛,戰爭期間隧道曾成為很多意大利難民的避難所。據知,當局承諾重新開通此鐵路,於2012年已有一小段完成修復。
往來San Marino與Rimini的跨國鐵路,建成於1932年,之後在二戰中被英軍轟炸受到破壞而停駛,戰爭期間隧道曾成為很多意大利難民的避難所。據知,當局承諾重新開通此鐵路,於2012年已有一小段完成修復。
當地的警察穿上鮮明的制服。
當地的警察穿上鮮明的制服。
聖瑪利諾亦有鑄造貨幣,成為收藏家入手的對象。
聖瑪利諾亦有鑄造貨幣,成為收藏家入手的對象。
San Marino版的小黃鴨,粉絲不妨入貨。
San Marino版的小黃鴨,粉絲不妨入貨。

交通情報

在意大利Rimini火車站對面的一間小店,以及巴士站頭均可購到前往San Marino的巴士車票,單程5歐元,車程約40分鐘。

前往San Marino的巴士站,就在火車站的斜對面。
前往San Marino的巴士站,就在火車站的斜對面。
聖瑪利諾巴士的班次表。
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