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孝一本 一機一艦 体当り 轟沈」、「死出之旅」、「最後之言葉」、「お母樣…」眼前一封封的遺稿手紙,出自一群參與沖繩島戰役的「特攻」(Tokko)隊員之手,乾涸的墨水,即使事隔70多年,隔着展櫃仍能感覺到字裏行間的悲壯。
那裏是南九州知覽町一所名為「知覽特攻平和會館」的博物館,「特攻」者,即二戰末期以自殺式攻擊而聞名的「神風」(Kamikaze)。1944年,日軍在各地節節敗退,中途島一役的慘敗,更讓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長驅直進,日本本土岌岌可危,翌年更爆發了沖繩島戰役。
最後手段
長時間的戰爭導致機師不足,促使以最少人員造成最大破壞「神風」的出現,作為挽回劣勢的最後手段,而在二戰期間,約有4,000名機師於這種「特攻作戰」陣亡。沖繩之戰,由昭和20年(即1945年)4月6日至6月22日之間,神風發動了11次總攻擊,這一役無論天空或地面,都是戰爭史上慘烈的一頁。
實用情報:使用南九州 JR Pass・無痛出遊!
最後片段
不說不知,此戰中陣亡的1,036位特攻隊員中,大部分都是由知覽起飛的,因為當時它是本島最南端的基地,於 1945年由訓練場改裝而成,這亦解釋了平和會館設在這裏原因。旅人可藉着飛行員的遺像遺書、生活的兵舍、駕駛的戰機,回溯這批軍人最真實也是最後的片段。而他們,都是一些廿來歲的小伙子而矣,要抱着必死的決心,飛越600多公里到沖繩繼而進行攻擊,生於和平年代的人,似乎很難想像那是一種怎樣的意志?
獨特存在
神風在二戰史上,也許只是大拼圖的一小塊,然而卻是一種獨特而前所未見的存在,而這亦是驅使旅人到訪平和館的原因之一。平和館由主展室以及多個展示間組成,附近一帶還留下了不少當年的建築遺迹,立體地闡述這段歷史。機師們是甚麼人、年紀多大?他們從何集結?戰機的性能是怎樣的?這些都在展板上得到解答。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三面牆身上特攻隊員的遺像及遺書。館內是不能拍攝的,旅人大都靜靜地看着,或浸吟不語,或悄聲討論,畢竟如此密集地咀嚼這些遺言,於任何人來說也是一種震撼。
不歸任務
從畫面上看到的神風,都是駕着戰機直衝敵艦,然而那只是戰術的後半。原來特攻的戰機,由於比一般機種載多兩倍炸藥,既不能飛太高,低空又不靈活,所以一般出擊時除了前後配置「直掩機」護衞,再後方1,000-2,000米還會部署間接掩護機。當發現目標,通常約在2km外便開始俯衝而下,又或進行超低空水平攻擊,然後才是我們在舊片段中看到的「攬炒」畫面,或命中,或被擊落,無論哪一樣,都是一條不歸路。
延伸閱讀 :【日本】鹿兒島.伊集院 島津義弘 戰國英雄傳
和平祈願
戰爭並沒有真正贏家。平和館之設立,不但記着曾有一群年輕人為保護家國而獻出生命,還以祈求後世和平為念,傳遞生命寶貴之意。這不單是一個博物館,也恍如一個警示牌,告誡人類勿再踏上戰爭之路。
交通情報
在JR指宿站乘坐巴士前往知覽特攻平和會館約1小時,於特攻觀音入口下車即達。車費¥920(單程),車上配合整理券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