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羅馬尼亞北面的Maramures地區,除了快樂公墓(Merry Cemetery)吸引着旅人眼球,另一要朝聖的就是木教堂(Wooden Church)了。當地向來以木藝聞名,當中全由木材搭建的教堂,尖瘦的塔頂、灰啡的建築,實在很有自己的風格,而不少更可追溯至17世紀起,難怪當地有8間木教堂獲UNESCO列為世界遺產。
嚴禁石造
木教堂之所以會出現,原來是在奧匈帝國統治時期,曾嚴禁興建東正教石造教堂,來到今天反而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氣息。要感受木教堂的魅力,有時間有車子當然可以逐一走訪,不然可考慮到離Sighetu Marmatiei約20公里的Bârsana Monastery修道院。表面上,它是上世紀90年代的建築,但實情這個木造的大型建築群,不但是昔日Bârsana木教堂原址(舊的木教堂早在1806年搬至另一位置,現時並已列入世界遺產之一),且別忘了修道院的歷史還可追溯至14世紀,可說延續着久遠的歷史。壯觀尖頂
Bârsana Monastery(免費入場)由當地村落的師傅以傳統方式興建,融入獨特的建築和宗教美感,為數十多幢建築包含了鐘樓、博物館(收費)、修女宿舍等等,還散發一種很RAW的味道,當中的名為「Biserica Soborul Sf Apostoli」的十二聖徒教堂(即The New Church),57米的高度在木教堂中即使並非最高,亦已相當壯觀!偌大的花園、建築的尖頂,就交織出介紹木教堂最常見的畫面。可惜或許是淡季關係,博物館並無開放。
那天還幸運地領略到了當地人的友善和熱心,一位路過的司機,聽到我們問路,就主動提出把我們載回市區,他是一位生意人,經常往來Sighetu Marmatiei,我們也不客氣,沿途有說有笑。景點的細節,也許至今已忘了八八九九,倒是這順風車的一幕還歷歷在目。
前往方法
可於Sighetu Marmatiei的Autogara Jan坐巴士前往Bârsana,當日去程則有11:00、12:00、14:00、15:30及17:15等,回程巴次較為疏落,車費7 lei / 人,直接在修道院旁下車。留意巴士班次資訊時有不同,出發前一日宜先到巴士站確認時間。
延伸閱讀 :羅馬尼亞Sibiu 屋有眼
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