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島】增田宇宙通信所-電波的邂逅

天空中有多少顆星星?這浪漫的問題也許誰也答不上,不過有多少顆人造衞星,來到南九州鹿兒島縣種子島這個日本「離太空最近的地方」就可找到答案。島上除有令太空迷趨之若鶩的種子島宇宙中心」(Tanegashima Space Center,在島的中部,還屹立着另一個支持着逐夢太空的設施「增田宇宙通信所」(Masuda Tracking and Communications Station)。

可以驅車直達第一觀察棟門口,並有免費停車場。
可以驅車直達第一觀察棟門口,並有免費停車場。

追蹤火箭一舉一動

無疑,單是探索「種子島宇宙中心」,旅人對於太空的好奇心早已大滿足,但如時間充裕,「增田宇宙通信所」也是不可多得的見學景點。顧名思義,通信所利用肉眼看不見的電波進行數據傳送及飛行定位,甚至應用雷射光線對人造衞星等物體進行高精度的測量,尤其於火箭升空的過程中,通信所便擔起了追蹤火箭位置的重任,藉着兩個分別是直徑10米的火箭遙測碟形天線及直徑5.4米火箭精測雷達碟形天線,監控着火箭的一舉一動及位置所在,所以一如「種子島宇宙中心」般,每當有發射任務進行時,都會暫停開放予遊人。

室外的場地案內圖,可見增田宇宙通信所由多個雷達及觀測棟組成。
室外的場地案內圖,可見增田宇宙通信所由多個雷達及觀測棟組成。
用作追蹤火箭發射、直徑10米的遙測碟形天線。
用作追蹤火箭發射、直徑10米的遙測碟形天線。
另一用於監測火箭的雷達天線。
另一用於監測火箭的雷達天線。

衞星解密

諸位也許已知,為着一睹火箭升空的震撼,去年9月筆者兩進兩出種子島,雖然未竟全功,但此行既走訪了島上的大小景點,還趁機參觀了常常失落於旅人視線的「增田宇宙通信所」,又難怪,畢竟「對手」可是一支支雄偉的火箭喔!而且交通不便加上行程時間有限,筆者若不是自駕也未必會把通信所納入To-do list。可是個人覺得,那裏正好把有關太空通訊的冷知識進一步「補完」。天空中有多少顆人造衞星?在地上可見到衞星的蹤影嗎?它們會相撞嗎?常常見到機體上金色的部分到底是甚麼?試問還能尋到比宇宙通信所更佳的解答嗎?

原來根據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日本譯名為国連宇宙部)的數據,截至2017年2月,曾射上太空的人造衞星共有逾7,600枚,撇除已回收或漸漸下降墮入大氣層的機體,仍有約4,400枚衞星在軌道上運行,為地面提供着各種功能。

相對袖珍的展覽館,不乏有趣的冷知識。
相對袖珍的展覽館,不乏有趣的冷知識。
通信所各個重要設施的簡介。
通信所各個重要設施的簡介。
2014年升空的陸域觀測技術衞星2號 (ALOS-2)的模型,此衞星現時仍然運作中。
2014年升空的陸域觀測技術衞星2號 (ALOS-2)的模型,此衞星現時仍然運作中。
有點星球大戰Feel的人造衞星!
有點星球大戰Feel的人造衞星!

免費入場

驅車來到「增田宇宙通信所」的第一觀測棟,除了分布四周的多個碟形天線,主樓倒是低調得很。它是免費入場的,只需簡單登記,職員便會帶你進入展覽廳並進行簡單的導賞(日文),然後就可自由參觀,模形、展板、視頻等筆者也就不多說了,但有兩個亮點倒是不可不提。

不起眼的展覽室入口。
不起眼的第一觀察棟展覽室入口。
一如種子島宇宙中心,增田宇宙通信所毋須入場費,只需簡單登記即可入場。
一如種子島宇宙中心,增田宇宙通信所毋須入場費,只需簡單登記即可入場。
我們竟把視頻看了兩遍。
我們竟把視頻看了兩遍。
講解人造衞星的展板。
講解人造衞星的展板。

秒懂通訊原理

原來太空而來的電波抵達地面時會愈來愈弱,藉着碟形天線,訊號就可放大數萬以至千萬倍從而被捕捉到,也許這中間無論如何淺白也有點抽象,所以館內特設一對小型碟形天線,讓你體驗訊號是如何被放大的。旅人對着碟內悄聲說話,傳到另一邊的人耳中時卻是清晰得可以,原來是碟形天線把聲音先反射再集中起來,既有趣又神奇,深奧的知識也秒懂了。

可體驗碟形天線的反射原理。
可體驗碟形天線的反射原理。
對着碟形悄聲說話,另一邊仍能清晰聽到。
對着碟形悄聲說話,另一邊仍能清晰聽到。

我也可做太空人嗎?

不過最令人記憶猶新的還是那個「宇宙飛行士選拔試驗」,拼一下全白色的拼圖也罷,頂多是耐性耗盡抓狂而已;另一個測試,要在上下顛倒的情況下,準確沿着圖形空隙繪畫線條,筆者試玩結果只能以慘不忍睹來形容。原來這是要測試操作機械臂的能力。好吧,太空人鐵定當不了,但不知當太空遊客行不行?

這個測試考驗你有否操作機械臂的協調能力,需在顛倒的情況下在兩條線中間畫線。
這個測試考驗你有否操作機械臂的協調能力,需在顛倒的情況下在兩條線中間畫線。
正常畫不出界已有難度,何況通過小窗看着鏡子上下顛倒的畫面?
正常畫不出界已有難度,何況通過小窗看着鏡子上下顛倒的畫面?
嚴重的手眼不協調,應該要看醫生了。
嚴重的手眼不協調,應該要看醫生了。
介紹說為了測試長時間留在太空的適應性,會用上144塊的全白拼圖作測試,限時3小時,至今似乎還沒有人能完成。
介紹說為了測試長時間留在太空的適應性,會用上144塊的全白拼圖作測試,限時3小時,至今似乎還沒有人能完成。
雖然這已是簡化版,但還是完成不了。
雖然這已是簡化版,但還是完成不了。
喜歡收集印戳的旅人,這裏也有數款紀念蓋印。
喜歡收集印戳的旅人,這裏也有數款紀念蓋印。
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