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原爆 不倒山王的一本柱
山王神社一本柱了鳥

同為世界唯「二」遭受原子彈洗禮之地,繼廣島後,一直想到長崎走一趟,看看這個也曾被烈燄、輻射以及蘑菇雲吞噬的地方,作為對認識原爆這段歷史的補完。1945年8月9日,B52轟炸機已飛抵小倉上空,可是受燃燒彈的煙霧影響,彈投不成,於是命運之輪轉到長崎身上,上午11時02分,時間戛然而止,蘑菇雲在這片土地無情地升起,時為廣島原爆三日之後。

//第一目標為小倉,第二目標為長崎…。//
— 長崎原爆資料館展板

孤獨的路標

踏出JR長崎駅或巴士總站的一刻,先別急着找文明堂總本店買蛋糕去,因為你其實已身處當年原爆波及的範圍。戰爭已過去70多年,重建與現代化,把歷史漸漸洗刷,可憑弔的除了現時的爆心地公園以及原爆資料館,在大街小巷仍佇立著不少印記,訴說著當年的歷史,其中藏身於民居的山王神社和一本柱鳥居,成了引領旅人走進這段歷史的路標。

山王神社是1648年創立的延命寺末寺「円福寺」的前身。相傳幕府時代大名之一的松平伊豆守信綱,1638年(寛永15)在鎮壓島原之亂後,沿浦上街道通過該處,覺得跟近江(今滋賀縣)的比叡山麓十分相似,而地名也湊巧兩地同為「坂本」,建議將比叡山坂本所信仰的山王権現同設於此,當時的長崎代官末次平蔵茂房並與長崎奉行商議後,開始於該處祭祀山王日枝的「山王権現」。(參考資料:山王神社)

原爆後的鳥居,只餘下一根吃力地站着。(展覽圖片)
原爆後的鳥居,只餘下一根吃力地站着。(展覽圖片)
一本柱鳥居的原貌,粉紅色標示着被吹飛的部分。
一本柱鳥居的原貌,粉紅色標示着被吹飛的部分。

站着與躺下

這間離原爆中心800米的神社,當天也在剎那間灰飛煙滅。惟獨門前的兩株大楠樹以及外圍的半邊石造鳥居倖存下來。今天的一本柱鳥居,無疑是一個很有過去的畫面,周遭在變,但前方梯級及鳥居的時空似乎還凝固在那一個早上。為甚麼只有它能留下來,相信連鳥居自己也不知道。現場展示板揭示了鳥居的原狀,而被吹飛的部分,也靜躺在一本柱側。到底在原爆中,是仍能站著的幸運,抑或躺下的較幸福?

僅存的鳥居,見證着戰爭慘烈的一幕。
散落的鳥居部分,就放在一本柱旁邊。柱下還供放有紙鶴。
散落的鳥居部分,就放在一本柱旁邊。
柱下還供放有紙鶴。

奇迹之大楠樹

無語的黑白照,告訴後人當日神社早已吋草不留,可兩株大楠樹,卻成為倖存者。熱線、風壓把枝葉吹飛消散殆盡,僅留下粗大爆裂的軀幹,化作廢墟的標誌。人們以為它死了,但它又活過來。兩株樹齡達500至600歲的巨木,生命力之頑強似乎已不是一天的事。

2月下旬的長崎,天清氣爽,在山王神社旁邊,還有數株櫻花樹數不清的櫻花在綻放。花開有時,這已是長崎原爆後的73次四季流轉。

兩棵屹立不倒的大楠樹。
兩棵屹立不倒的大楠樹。
大楠樹能在如此衝擊下倖存,果真有過人的生命力。
大楠樹能在如此衝擊下倖存,果真有過人的生命力。
粗大的軀幹,抵受了難以想象的衝擊。(展覽圖片)
粗大的軀幹,抵受了難以想象的衝擊。(展覽圖片)
神社內有多株櫻花樹正在綻放。
樹旁設有募捐箱,以保育大楠樹。
樹旁設有募捐箱,以保育大楠樹。
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