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倫西亞.阿爾布費拉(Albufera) 尋找元祖Paella西班牙鍋飯
Paella西班牙海鮮飯吃得多,來到它的發祥地華倫西亞,要試,當然要試元祖版─Paella Albufera,而地點也不在鬧市,而是南端近郊一個名叫阿爾布費拉(Albufera)的地區,因為那裏才是這種家喻戶曉的西班牙名物的原點.....
Paella西班牙海鮮飯吃得多,來到它的發祥地華倫西亞,要試,當然要試元祖版─Paella Albufera,而地點也不在鬧市,而是南端近郊一個名叫阿爾布費拉(Albufera)的地區,因為那裏才是這種家喻戶曉的西班牙名物的原點.....
人類發展,把多少動物迫上了絕路?即使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歐洲野牛(Bison或Wisent),在上世紀也一度徘徊在絕種邊緣,幸而隨着保育工作取得進展,現時野牛數目數已止跌回升,而其中一個受保護的棲息地,便位於荷蘭南肯內默蘭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 Zuid-Kennemerland)內...
近年因Film Tourism而為人熟悉的地方,不得不提2017年戰爭電影《Dunkirk》(港譯《鄧寇克大行動》/台譯《敦克爾克大行動》)。這場在二戰中發生在法國北部城市鄧寇克(Dunkirk)的戰略性撤退,規模之大史上少見。欲走訪當地的旅人,現時還可搭乘免費巴士...
歐洲交通費偏貴,所以每次搜尋路線見到BlaBlaCar的Carpool共乘價都很心動,因為價錢真的很可以,但卻又有點躊躇,畢竟共乘這回事,充滿不確定因素,如司機、併車客等,再想得陰暗點,會不會自己送羊入虎口...
南法Mandelieu-La Napoule含羞草節(Mimosa Festival)的重頭戲,當然是落在活動最後一日的鮮花巡遊(Grand Corso Fleuri)上。較之於Night Parade,在海邊的巡遊場地Avenue Henry Clews,人潮多了10倍也不止...
二、三月的南法,節慶多得誇張,最耳熟能詳當然是尼斯嘉年華,但其實幾乎同期在蔚藍海岸另一隅的Mandelieu-La Napoule,亦正值含羞草節(Fetu du Mimosa / The Mimosa Festival)開鑼之時...
Grotto du Lazaret - 尼斯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一個深35米、闊14米的洞穴。百多年前,那片土地的擁有者原先只想掘個井,結果竟掘出了史前時期...
毗連南法尼斯(Nice)的埃茲(Eze),以漂亮山村之一的Eze Village最吸旅人眼球。它座落在海拔429米的山崖之上,窄街石路、教堂碉堡都保留着普羅旺斯的中古城村風貌...
先旨聲明,我不是攝影高手,這次之所以入手一支長鏡,乃因為在即將啟程的歐洲之行,其中一個目的地,就是到葡萄牙南部法魯市(FARO)附近名為Algarve的地區,那裏是野生大紅鶴(Greater Flamingo)的聚居地...
Joanne不知受了誰的委託,弄來一把小風扇想我維修,一看之下,實在穢得令人嚇一跳,雖不知內裏壞了甚麼,但以這副尊容,即使被遺棄也很合理。但俗語說得好,Don't judge a book by the cover.....
新世代家居,清潔任務早交由機械人代勞,但今次網友交來維修的Clean Robot,打開了電源卻不肯移動,難道機械人有了自己的思想出現了智能叛變....
這次網友送來維修的玩具,雖然看不到牌子,但上網搜一下,似是名為Fubbles No-Spill的兒童泡泡槍,這類電動產品,比起小時候用口吹的肥皂泡好玩多了,還能連續噴出肥皂泡,無疑是讓小朋友極速「放電」的家長恩物...
姐姐拿來外甥女小時玩的電子黑板問:「壞了?字迹擦不去」。這類產品向來受家長歡迎,既能滿足小朋友愛畫的天性,牆壁少受點罪,而且是零藍光,對眼睛也健康....
今次網友送修的可說是毛孩恩物,它名叫逗貓魔盒,在淘記似乎頗有人氣,機身裝有感應器,當貓咪一靠近,內裏的羽毛就會在各個洞口亂竄,恍如貓捉老鼠般好玩到不得了....
後疫情年代,每日感染都逾四千宗,防疫意識依然不能鬆懈,偏偏網友這部梘液潔手機就在這時掉鏈子,雖然能開機,但伸手卻不能噴泡,變了磚似的,不知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
替姐姐清理家居,發掘出一部8年前的MacBook Pro(Mid 2014),看看機身的戰損痕迹,還以為有甚麼很嚴重的故障,殊不知竟是喇叭破音而矣..
告別了為期數月的工作,是時候整理一下待修的電器,這次是來自網友的一張小號電熱氈,病徵是插電沒反應。它不是冬天用來睡覺的暖氈,而是一種醫療用途的熱敷墊,類似東西我倒見過不少...
同事E的藍牙滑鼠失靈了,滾輪總是不聽話,你向下滾,它時而不動,時而回捲,反之亦然,難道要時光倒流三十年,把它視作一隻沒有滾輪的滑鼠來用?